清風廉語
芒而不茫 種有所得
芒種一詞,最早出自《周禮》的“澤草所生,種之芒種?!泵⒎N的“芒”字,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,芒種的“種”字,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(jié)令,字面理解是“有芒的麥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種”。芒種芒種,連收帶種,芒種不種,再種無用。芒種既是麥收、夏收的時候,也是播種玉米、移栽水稻的時候。如果芒種的時候耽誤了農活,錯過了農作物的最佳時期,想要補種為時已晚,也很難有好收成了。這告訴我們要把握好時節(jié),把握好輕重。
芒種 ·三候
芒種一候“螳螂生”。古人認為芒種時節(jié)螳螂感陰氣初生,于是破繭而出。螳螂是自然界的擬態(tài)專家,可以貌如花,形如竹,可以翠如夏草,枯如秋葉。
芒種二候“?始鳴”?!皠谘喾诛w”,燕指燕子,勞指伯勞鳥,伯勞鳥就是“?”。
芒種三候“反舌無聲”。在古人眼中,伯勞鳥和反舌鳥是善鳴之鳥中的兩類典型代表,伯勞鳥因陰氣微生而啼叫,反舌鳥因陰氣微生而收聲。時至仲夏,花香已逝,鳥語漸稀。
廉政啟示
芒種時節(jié),預示著仲夏的正式開始。此時梔子花開,麥黃梅熟,民間多有青梅煮酒、祭餞花神傳統(tǒng),一些地方還有安苗習俗,把新麥面蒸發(fā)做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狀,祈求五谷豐登、國泰民安。
芒種是我國農耕文化對于節(jié)令的反映,此時“有芒的麥子快熟,有芒的稻子可種”。芒種,諧音“忙種”,預示著農民忙碌的田間生活。一分耕耘、一分收獲。人們在田間辛勤勞作,灑下汗水,收獲希望。
實干才能夢想成真。芒種節(jié)氣蘊涵著勤勉務實、忙而不茫的品質特點,黨員干部同樣需要秉持這種品質,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,堅守從嚴從實作風,解決好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“忙”在實處、“種”在心田。